ChineseMedicine_064.jpg

興趣所至,平時喜歡看一點中醫方面的書。奈何不求甚解,不入其門。就以門外漢的身份談點對中醫的認識吧。也算是多年來自己看中醫書籍的一次小結。

一、中醫是世界觀,中醫是方法論。

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哲學範疇,與中醫有什麼關係?還是讓我們先看看作為中醫經典之首、理論之源的《黃帝內經》是怎樣說的。《內經》有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問;陰陽應像大論》)。因此,「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素問;陰陽應像大論》)上述陰陽之說本是產生於中國上古時代的一對哲學範疇,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系詞上》)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對物質世界的基本看法。中醫典籍《內經》引入了陰陽學說,從對自然界的認識出發,構建了一整套的中醫理論,包括陰陽五行、整體觀念、臟腑氣血、經絡針灸、病因病機、診斷治療、養生保健等等。這套理論的核心就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把人看作與自然界相聯繫的、本身既對立、又統一的整體,陰陽平衡就是健康,陰陽失調就會得病,陰離陽絕就會死人。可以說,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基礎上的樸素的唯物觀、矛盾觀、系統觀、演變觀、整體觀構成了中醫理論的基礎。從這個角度說,中醫首先表現為思辯之學,其次才是治病救人之學,說中醫反映了一種世界觀是絲毫不過分的。

同樣,中醫仍舊從樸素的唯物觀出發,對人體生病這樣的現象闡發出「有諸內必形於其外」、「治病必求於本」這樣的樸素的認識。因此,中醫臨床必先望、聞、問、切,通過問寒熱、察表裡達到明虛實、辨陰陽的目的,這實際上是一個由症(外在表現)及證(病理)、由標(症狀)到本(病因)的診斷過程。在生產力、技術手段特別落後的古代,中醫已形成一整套的治療思想、診斷技術和方法,這是非常不簡單的,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中醫不僅是治病救人的學問,也提供了一種系統的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就以「感冒」為例談談中西醫治病的異同吧。「感冒」的症狀主要包括: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發熱、頭痛,甚至全身痠痛、高熱不退。西醫通常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然後通過化驗等手段大致分清病原體是細菌抑或病毒,給予解熱鎮痛、鎮咳、抗炎治療,若確認與病毒有關,還有可能開出抗病毒口服液、雙黃連、魚腥草注射液、銀翹清熱膠囊之類的中成藥。而中醫一般是通過望(神、色、舌、苔、唇、體徵)、聞(聽患者自述)、問(重點症狀及細節、起因、二便、月事)、切(脈診),把握患者的體質(陰陽),再參合環境、氣候條件(四時), 分清風、寒、燥、熱、濕及其夾雜關係、輕重程度,最終定性(春瘟、暑濕、秋燥、風熱、風寒等),然後按解表、化濕、清熱、解毒、溫裡、散寒、止咳、化痰等用藥法則擬出方藥。從中西醫治療「感冒」的過程來看,我至少有以下幾點結論:①中西醫各有不同的理論體系和治病思路、方法,都是人類在探索人體疾病治療的過程中形成的兩種不同的「成果」,不能以西醫的思維看待中醫,更不能簡單地評論孰優孰劣;②中醫是建立在辨證的、唯物的基礎上的治病之學;③中醫的理論和方法是樸素的,但很完整;④在治療變態反應(過敏)、病毒感染、衰老、慢性功能失調等領域,西醫至今並無較為徹底的解決方法,恐怕有時候還要求助於中醫中藥。

二、中醫探尋調理之法,中醫追求養生之道。

中醫目前走下坡路是個不爭的事實。對此痛心疾首之餘也只能無可奈何。

相對於專業醫生來說,普通群眾心目中對中醫中藥恐怕主要有以下幾個誤解:一是理論過時,挺玄;二是同病不同藥,想不通;三是療效不確切,沒有實驗數據說明;四是與現代科技手段絕緣,太土;五是不分科,沒有科學的細化分工;六是藥物反應大,吃死人;七是劑量太沒譜,隨手一抓,10克行,15克也差不多,無法信任。

我覺得中醫本身的侷限、現代中醫學院教學方式的弊端、對中醫理論不正確的闡發、片面強調「經典」或過於強調中西醫結合、對現代「快」生活節奏的不適應等等都可能是造成中醫目前面臨困境的原因,但核心問題我認為是沒有很好地秉承中醫傳統。

我覺得中醫有以下三個重要傳統。

一是中醫治未病。這是指中醫講究把握病機。正所謂「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內經;靈樞;逆順》。未病是個什麼狀態?未病就是「疾」,就是亞健康狀態。「疾」與「病」在古代往往是分開使用的,古漢語中「疾」與「病」有輕重之分。疾病初顯謂之「疾」,重者才是「病」。當年扁鵲過齊,一見齊桓侯,就說:「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在腠理是指在表皮和肌肉間隙,屬初級階段,稱為「疾」。桓侯不但不信還不高興,後來逐步發展至「在血脈」、「在腸胃間」、「在骨髓」,最終導致「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這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記載的故事至少說明了以下幾個問題:一是中醫的長處在於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二是治好「疾」可使人不至「病」的階段,「病入膏肓」往往在中醫就沒治了。現在我們可以想想為什麼中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沒有形成類似於現代西醫的外科學?中醫不能動刀子確實是中醫的一大侷限,但中醫的傳統是治未病呀,如果剛有點苗頭就被發現了、治好了,自然就不會發展成要「開膛破肚」了。是不是?

二是中醫重視辨證施治。中醫的辨證包含了透過現象看本質、注重發展變化、抓主要矛盾、兼顧其他等幾層意思。傳統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並考慮天時地理因素,再運用三焦、六經、八綱、衛氣營血等辨證方法立法用藥。《內經》上記載「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內經》中還有記載:黃帝問「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回答說:「地勢使然。」這說明中醫自始就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而是系統地、整體地看待人體以及人與自然界的關係。因此,中醫往往會出現同病不同藥的現象,實際上是「症」(表象)同而「證」(本質、病因)不同的緣故。說到中醫分科,由於中醫是系統地、整體地看待人體,所以分科對於中醫而言是沒有大的必要的。不過據我所知,中醫無類似西醫細化分工卻絲毫不影響中醫師的「術業專攻」。東漢仲景之學分為《傷寒》與《雜病》、三國華佗用「麻沸散」、宋代錢乙著《小兒藥證直訣》、清吳鞠通出《溫病條辨》、清傅山(即梁羽生《七劍下天山》中的清城派掌門,印象中有絕招「流雲水袖」是也)有《傅青主女科》,這些其實就是中醫的專業分科。

三是中醫用藥講究配伍,對證下藥,臨症加減,極具靈活性。中藥在性能上有四氣、五味、升降沉浮和歸經,因由各種草藥構成,中藥組方講究君臣佐使,還要根據症狀的改變隨時作出變化,實際上就是講究藥物的有機結合、協同作用,這不是隨意而為,而是非常嚴謹的。具體到藥量上,中醫重在對病的定性以及輕重程度的把握,注重各種藥物的相互關係和協調,具體到每一味藥物只要是不影響君臣佐使的大局關係,數量多一點少一點確是無所謂的。談到中藥療效問題,我的看法肯定的。人參、鹿茸、靈芝等的藥理作用無須多加說明,只舉兩例證明之:一是三九胃泰(主要成分為三亞苦、九里香,三九因此得名),二是丹參滴丸(主要成分丹參、三七、冰片),這些都是純中藥製劑,西醫臨床使用機會還是挺多的,療效自不待言。至於藥物反應問題,由於中藥大多取自天然植物,又經過幾千年的時間檢驗,客觀地說,用藥禁忌比西藥少得多。中醫傳統上只總結出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服藥忌口等四大類情況。中醫在用藥上出問題 ,一般主要是下列情況:一是診斷錯誤,下錯藥,這是醫師水平問題;二是用量畸大,屬庸醫所為,象胡萬林之流;三是沒有遵循中醫傳統用藥,如有段時間女同志沒病卻用「龍膽瀉肝丸」減肥,造成部分人肝腎功能損害,其原因是該方藥中有一味「關木通」含有對人體肝腎功能有影響的「馬兜鈴酸」。而傳統中藥方劑記載中應是「木通」,而非「關木通」。為此,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下文已對有關方劑按傳統古方組成作了修改。

中醫理論是否過時?我想從中醫對脾胃病的認識來談一下我的看法。對於慢性胃炎、胃潰瘍,西醫往往認為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除了給予大劑量抗生素治療之外,也就是給予制酸、提高胃動力等藥物,手段有限,療效很差。中醫則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中醫前賢論及脾胃病,常從「通」、「降」施治,認為「通」就不會出現脹、痛,「降」就不會出現嘔氣、泛酸、吃不下、拉不出。「通」、「降」兩個字簡單、樸素,但卻準確地抓住了胃腸的生理特徵和脾胃病的根本。在這個理論指導下,中醫一般會分清是寒、是熱,有無夾濕,有無肝氣犯胃,然後給予溫裡散寒、清熱洩火、芳香化濕、理氣和中的藥物治療,效果顯然較西醫為佳。慢性胃炎在西醫來說基本不可能治癒。我本人的慢性胃炎就是採用中醫方法治癒的。這個例子我認為至少能說明中醫理論是符合人體生理特徵的。有關中醫理論過時的說法道理並不充分。

至於現代科技與中醫的關係問題,我覺得仍然是一個如何更好地秉承傳統和發揚傳統的問題,而不應該成為為創新而創新的問題。科技之於中醫的入侵,其中一個重要的動因是追逐中藥的高額利潤。

中醫傳統治未病(未雨綢繆)、重辨證(標本兼顧)、講配伍(適應變化),就是用外力——中藥來主動、積極地干預人體的生理功能,使之自行向正常的方向轉變,最終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素問•至真要大論》)正是這個意思。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醫實質上是重在「調理」而非「治病」,是把「養生」作為追求的最高目標。理順了,養好了,百病自然不生。

三、中醫力求和諧之美,中醫成就生活方式。

中醫是很注重人與自然的關係的,同樣也很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說到這裡,似乎有點懸乎,但事實的確如此。

《內經》上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素問;寶命全形論》),因此「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 (《素問;至真要大論》)。這裡強調的是人與自然息息相通,人要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相協調、相統一,說白了就是要尊重自然規律。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更好地適應自然規律。只有適應了自然規律,人體各項功能才能正常運行,精神活動才能正常。這就是「健康」的本義啊。人是自然的產物,生命現象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受自然界的影響是毫無疑問的。在現代,我們在掌握了更多的科技知識和對自然界的認識提高的同時,既不能誇大人與自然界的同一性,更不能忽視自然界對人的影響。中醫的很多觀點是值得我們琢磨一番的。

至於人與人的關係,《溫病條辨;序》上載有「醫,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所以首先是仁者才能為醫。中醫還認為情志與五臟疾病有關:喜傷肺(笑能死人),怒傷肝(大動肝火,眼珠突出),恐傷腎(嚇得尿褲子),思傷脾(單相思吃不下飯),悲傷心(不用解釋啦)。這些都說明什麼問題啊?這些是在教導人們相互間要控制好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彼此間要和和氣氣、快快樂樂地生活。話糙理不糙!

現當下中醫院和中醫師的數目好像越來越少,除廣東外其他地方的中醫院病人、生意也越來越少了。這是否意味著中醫離我們越來越遠。非也非也。其實作為每一個中國人,中醫始終在我們身邊,離不開,推不掉。我們平時吃的稻米、粟米、大棗,喝的茶葉、酒、蜂蜜,做菜的馬齒莧、益母草、淮山、藕、蓮子,當調料的醋、姜、大料、草果、陳皮等等都是中藥。有些中藥還跟人的身體有關,如:血余炭(頭髮烤焦的粉末)、人中白(尿之結晶)等等。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及日常生活都與中醫已經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為傳統文化的中醫其實已經滲透進每一個中國人的骨子和血液裡了。

前幾年有個老教授從美國回來,搞養生講座,很火,牛得不行。其實與我們的傳統中醫相比,檔次差遠啦,頂多只能算是生活小常識講座。《內經》上很早就指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因此,人應該「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靈樞;本神》),最終達到「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這是在教導人們應該怎樣生活啊。中醫的這些道理和方法實在是太多了,說不完。

淺薄且囉嗦之至,貽笑大方,如果覺得眼累,就請泡杯菊花茶吧,管用!

 

 

 

馬上按讚,加入中醫藥膳養生粉絲團,獲得最新中醫藥膳養生訊息。

 

 

 

【中醫學習網叮嚀】中國古代醫者有云「學者非讀萬卷書,未可輕言醫;醫學貴精,不精則害人匪細,乃知學不博而欲為醫難矣;中醫學問無竅,讀書不可輕量也。」學醫總須多讀書,多看各家書籍,自然腹中淵博,胸有準繩。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您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穫!如果您想學中醫,或對中醫在職進修課程有興趣,想進一步瞭解,歡迎您利用聯絡表單與我們聯絡,在職進修達人竭誠為您服務。

 

arrow
arrow

    醫者仁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